东莞儿童龅牙矫正:小时候只是轻微龅牙,长大后越来越“龅牙”什么原因?

很多朋友翻出几年前的照片
才发现
自己的牙齿越长越龅
究竟是为什么呢
▼
首先我们要知道
人的牙齿一生都是在移动的
比如我们吃饭、说话
甚至是吞咽口水的时候
牙齿都是在悄悄移动的
导致牙齿越长越龅的原因
主要有以下3点:
▼
①不良的生活习惯——口呼吸
也就是长期用嘴巴呼吸。
如果孩子呼吸道不畅通,长期用口呼吸,就会形成牙齿不齐、龅牙、下巴后缩、嘴唇肥厚凸起等「腺样体面容」。
所以,父母平时要多观察孩子的呼吸情况,若发现口呼吸,要及时纠正。同时带孩子到院检查是不是因慢性鼻炎、鼻窦炎、扁桃体炎等疾病造成的口呼吸,并尽早治疗。
②阻生智齿萌出
牙齿越长越龅,也可能是悄悄长出来的“阻生智齿”造成的。
阻生智齿因为萌出空间不足,造成倾斜阻生,斜靠在旁边的牙齿上,不仅把旁边好好的牙齿顶坏,甚至还会挤得整排牙齿向前生长移动,龅牙也就更加往外突。
所以,为了牙齿健康和为了拯救颜值,阻生智齿要尽早拔除。
③ 年龄增大,胶原蛋白流失
小时候,我们脸上有满满的胶原蛋白,它们会包裹住龅牙,这样看起来就不明显了。
但是岁数越来越大,脸上胶原蛋白逐渐流失,法令纹会显露出来,龅牙也会更加明显。
因此,小时候即使是轻微的龅牙,也要引起重视,进行早期咬合诱导。不然伴随着长期口呼吸、阻生智齿的萌出、胶原蛋白的流失等,龅牙只会越长越“龅”。
什么是早期咬合诱导
咬合诱导,指的是在孩子牙齿发育的时期,引导牙齿沿咬合的正常生理位置生长发育的方法。
5-12岁是牙齿生长发育的一个高峰期,也是矫正牙齿的黄金时期。这时牙齿可塑性强,轻微施力,就可以让孩子自然长齐牙齿,就像小树苗一样,从小就诱导朝着一个正确的位置去生长。
像罗慕咬合诱导和MRC肌功能矫治器,就是常见的咬合诱导神器。
哪些孩子需要做咬合诱导?
根据美国正畸协会(AAO)的治疗建议,家长应在7岁前带孩子进行一次正畸检查。而如果家长已经发现以下问题时,可能需要更早进行检查和治疗:
1、地包天
地包天,俗称兜齿,指的是下牙包住上牙的症状。

一旦发现孩子存在“地包天”,只要年纪不是太小,孩子也能配合的话,3~5岁左右,就可以带孩子到院进行早期干预了。
利用孩子颌骨的生长潜能进行干预矫治,会比较容易,痛感也会低很多。
而一旦等到成人之后,再来矫正“地包天”,则可能需要正畸+正颌手术联合治疗,才能取得不错的效果。
2、个别牙反颌
个别牙反颌
也是很常见的,上门牙有一颗或者两颗被下门牙盖住。

它同样会影响脸部骨骼的发育,可能会造成唇部凹陷。且这样咬合产生的撞击,容易引起下门牙向前移动,变得不整齐,还会引起牙龈退缩甚至牙周疾病。
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,孩子在成年后,还有可能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,会莫名觉得吃东西的时候脸部酸胀疼痛。
3、龅牙
乳牙期的龅牙很少,如果发现孩子存在龅牙的症状,应尽早到院检查,很可能是不良的口腔习惯造成的,所以要尽快纠正才行。

4、乳牙滞留
乳牙滞留,指的是到了换牙期,孩子的乳牙迟迟不掉,恒牙和乳牙并排存在的情况。

这种情况也需要及时干预,医生会判断,滞留的乳牙是否会阻碍到恒牙的发展,是否需要及时拔除等。
不然恒牙大概率会长歪,等到长歪再进行矫正,可就更麻烦一些了。
总结(敲黑板!!)
1、已经发现明显的牙齿或颌骨异常,不良习惯等,及时找正畸医生检查,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早期干预。
2、未发现异常情况或不能确定,可以带孩子进行早期正畸检查,早期发现,早期处理。
